注册
登录

欢迎进入我的专栏

免责声明

资料信息全部由该注册用户自行编写,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金投网未授权任何平台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2个朋友10万块钱一台386,残酷的开始,马云的1995年!

字号:T|T 2016-11-24 来源: 金投专家 分类: 财经 阅读:( 1,390) 评论:( 0)
摘要:一、创业的艰难:24个朋友,23个不支持! 马云在美国朋友那里意外接触到互联网,看到互联网的神奇,立刻有了一个想法,他要把中国的企业也放到互联网上去!于是马云和美国的朋友说:我们合作。你们在美国负责技术,我回国内去做公司。 两个星期后,马云结束美国的工作,飞回到杭州。在下飞机的当晚,他就邀请了24个好朋友到家中聚会。朋友们听说马云晚上商量事,以为是什么比较好的事,大家既可以共同做点事,又可

一、创业的艰难:24个朋友,23个不支持!

马云在美国朋友那里意外接触到互联网,看到互联网的神奇,立刻有了一个想法,他要把中国的企业也放到互联网上去!于是马云和美国的朋友说:我们合作。你们在美国负责技术,我回国内去做公司。

两个星期后,马云结束美国的工作,飞回到杭州。在下飞机的当晚,他就邀请了24个好朋友到家中聚会。朋友们听说马云晚上商量事,以为是什么比较好的事,大家既可以共同做点事,又可以共同赚点钱。

但是听到马云说开始准备做个企业,叫做internet,就蒙了。因为当时internet这个字也不是很普及,只是偶尔的听到过,当时政府也没有开始操作。而且又不是有几千万或者几亿的资金,大家都认为这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范围,根本是不可能做的来。

但是马云坚信他看见了互联网的潜力,他看到了互联网的未来,他一定要做这件事,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的去做它,一直证明他是对的。

虽然24个朋友中,有23个反对,但是有一个人愿意试试,这个人是马云的大学同学,何一冰。于是,马云自己拿出6000元,又从亲友那借了几万,再加上海博翻译社办公家具的折价和另外两个股东的钱,一共凑出了10万元。1995年4月,马云、马云的夫人张英、何一冰3人一起创办了浙江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实体就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

二、开展业务很艰难:兔子先吃窝边草

虽然创业了,但是由于资金有限,3个人只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只有一台马云从美国带回来的386笔记本电脑。这就是中国黄页的全部家当了。

由于此时是1995年4月,距离中国电信通互联网还有4个月。马云只能把中国企业的资料(包括2000个文字和一张照片)翻译成英文用EMS寄到美国西雅图,让美国的合作者将其制作成网页放到中国黄页的网站去,再用彩色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用UPS寄回杭州。

创业初期,业务局面迟迟打不开,马云决定兔子先吃窝边草,从身边的朋友下手。第一个付费的客户是杭州的一个四星宾馆,宾馆老板是马云的朋友。这一单收了2万元,但因为制作网页的人工费用很高,所以其中1.2万元给了美国合作方,而马云只拿到8000元。

等马云把周围的朋友都“宰”完了,就开始一家一家的游说,可是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开展非常艰难,客户怀疑马云是自己打印出来的,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网页。马云让他们给在国外的朋友打电话,看能不能查到,能查到就收钱。即便如此,马云仍然一度被当成骗子。直到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了44K的互联网专线,马云花了3个半小时调出一个客户的主页,才算真正洗刷了自己骗子的罪名。

创业的艰难不只是被当成骗子,还有不止一次的被骗。1995年下半年,五个深圳老板主动到杭州找马云,说愿意出资20万元,做黄页的代理。马云立刻将公司模式、技术支持和盘托出,老板们听完说还没弄明白,马云便派技术人员到深圳,昼夜不停地为其建立系统,老板们终于满意了,通知马云三天后到杭州与黄页签合同。结果,三天过后,马云却得知板们刚刚开过新闻发布会,拿出来的东西与黄页的一模一样。骗过马云的还有企业、机构,甚至媒体,但是不管多委屈,马云都扛下来了。

三、中国黄页打出知名度

马云不是骗子,中国黄页的效果也确实很好。望湖宾馆是当时网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国宾馆,时逢世界妇女代表大会,许多世界妇女代表到杭州后,专程过去看望湖宾馆;而钱江律师事务上线之后,留的是家里的电话,结果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过去。

经过马云的不懈努力,中国黄页终于有了一些名气。1995年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美其名曰“金鸽工程”。《钱江晚报》记者文敏、周丹以“中国最早的政府网上工程”为题大篇幅报道。

为了进一步扩充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的访问量,马云想把新闻、体育、文化等信息都搬上中国黄页,于是马云只身前往信息的大本营,北京。

马云到北京后,通过一个报社的司机找到了当时《中国贸易报》的副总编孙燕君。孙燕君邀请马云到家里来,整整聊了半天,马云神采飞扬的侃侃而谈说动了孙燕君,他相信马云所说的互联网将改变世界的观点,也相信马云会是互联网产业的伟大开拓者。几天以后,孙燕君把5000字的长文《走近马云》发表在《中国贸易报》上,这是北京媒体第一次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

四、竞争,合并,放弃

经过马云等人的不懈努力,95年底,中国黄页的营业额已经突破百万。但是,到了96年初,几乎一夜间冒出了好几家强大的竞争对手:东方网景、亚信、西湖网联等等,新生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骤然激烈起来。

其中,最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是杭州电信。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10万;杭州电信拥有政府背景,丰富的社会资源,而中国黄页只有民间身份和海外服务器;同时,杭州电信为了利用中国黄页(chinapage.com)已有的名声,做了一个名字很近的网站chinesepage.com,中文名也叫“中国黄页”,来分割马云的“中国黄页”市场。

最终,为了生存,马云选择了妥协,1996年3月中国黄页和杭州电信合并。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人民币60万元,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资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在合并后的公司中,马云仍出任总经理,但大股东是杭州电信。

有了资金支持的中国黄页业务扩展大大加快,到了1996年年底,中国黄页不但实现了盈利而且营业额突破了700万。

但是好景不长,尽管公司业务在推进,但双方的裂痕则愈来愈深。马云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中国的雅虎,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品牌培育策略,但南方的目标是赚钱,为此它也有一套急功近利的经营策略。对此马云曾说:“做‘COM’公司如同养孩子,你不可能让三岁小孩去挣钱吧!”随着双方分歧日益加深,马云的经营方案几乎都被大股东否决。到了97年初,马云决定放弃中国黄页。

对马云来说,中国黄页就像他的孩子,两年时间里马云付出了无数心血,离开中国黄页,他是不舍的、痛苦的、委屈的。但是,离开中国黄页,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如果你也经历了创业的失败,看看马云,如今阿里巴巴市值超2000亿美元,但他同样不是一帆风顺。就像马云说过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希望你能坚持到后天。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晨圣金星(csjx5200)

免责声明用户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金投网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下载金投网